前言:疫情還在繼續,湖北的小伙伴生活的怎么樣,武漢的皓麗人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通過皓麗日記系列,為大家深度報道,疫情下湖北皓麗人的生活狀態。(02)期人物:皓麗合作伙伴孫浩,家鄉:湖北襄陽。
時代的一粒灰落到每個人身上都是一座山,武漢乃至湖北都犧牲很大,希望大家不要歧視湖北人,也希望所有青年人能發揮一束光就發揮一束光,擺脫冷氣,勇敢的向前走。
--孫浩
武漢在一月中旬就有報道的事,但是當時網上的輿論和官方的報道都沒有完全詮釋這個事情的嚴重性,甚至還流傳著一個段子「武漢有著世界上最頂尖的病毒研究所,病毒什么的來了武漢是自尋死路」。
所以這個時間段大部分人對新冠病毒還是保持樂觀態度,或者說根本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將近年關,所有地方的都很熱鬧,采辦年貨、購物,商場人群摩肩接踵。我本人也在1月中旬連續去漢口火車站出差,當時也沒想那么多,不過事后想想還挺害怕的。
1月22日,新聞報道一點點增多,各種感染事件越來越多,內心隱隱感覺到事情的嚴重性,于是在武漢的我取消了回襄陽老家的計劃。并囤積了不少食物和日用品。
年三十的時候武漢封城了,同時政府組織軍隊前往武漢支援抗疫。這個時候我媽也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囑咐我做好防護措施。
除夕年夜飯,都是家常菜,一家人的團聚很溫暖。但是武漢的疫情,卻讓今年除夕多了一份擔憂。對于明天,有一些不確定性,也有一些焦慮。
當時有一條新聞讓我很觸動,相信很多人也看過這條新聞。因為疫情需要,護士媽媽奔赴前線,團圓之際,放棄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機會,孩子的淚水里有對媽媽的不舍,也有我們的揪心。
由于防疫需求巨大,口罩、消毒產品的購買真的很困難,周邊的藥店跑了很多家,都是在無貨狀態。最后在很遠的藥店買了2個N95口罩,25一個。其他的物資如酒精基本買不到,更別說那個什么雙黃連口服液了。
我們小區隔離的很及時,大年初一物業就把我們小區給封閉了,雖然說我們這邊小區有一例確診的,但是后續基本上沒聽到再有確診的,這一點我們小區物業真的做得很到位。
物資的購買基本靠小區組織的購物群,在線上下單后統一配送到小區,除生活困難的人家外,都是自己下去拿,拿完進小區后都有全身的消毒。同時小區內每天都有工作人員做全面的消毒。
小區嚴格繁瑣的防護措施,最辛苦的就是工作人員,所以非常感謝他們。截至目前我們家已經補了三次物資,由于年前冰箱囤貨多,年后基本上都補一些青菜和面粉之類的,所以食物是處在充足狀態。
由于不能外出,媽媽開始在家里自己琢磨著做一些好吃的,我就幫媽媽打打下手,和她聊聊天。11年離開家去外地上大學,到13年正式工作,一直到現在,每年在家的時間其實不超過2周。
疫情給我帶來好的一面就是,有更多的時間和家人在一起。在這個期間,我也和喜歡的女孩確定了戀愛關系,也很感謝她的陪伴。
以上的食物是我媽的「新作品」,雖然疫情期間處于隔離狀態。但是我們家的生活水平沒有下降,每天三餐,中午基本保持倆到三個菜,這期間還胖了好幾斤。
作息基本上沒有打亂,每天晚上11點睡,早上7點醒。白天看看手機,看看電視,晚上和家人在群里斗地主,打麻將,偶爾因為瑣事拌拌嘴。
疫情剛開始的是害怕的,尤其是身在武漢這樣的重點疫區,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就慢慢習慣了,沒有像一開始那樣擔憂甚至恐慌。把生活的種種安排妥當,年后就開啟了在家辦公的模式。
工作的話基本是自己的房間辦公,天氣好的時候曬著太陽辦公也很愜意,就是脖子受不了。作息時間和以前上班的時間相比,基本沒變,每天感覺都很忙,事情做不完。
武漢皓麗在1月份成立,原本計劃在年后大干一場的,但是疫情來了,年前的計劃都打亂了,只能將線下的事搬到線上來做。
我們開工的早,2月1號就開工了,基本上每天都有廠家來給我們團隊做培訓,為此專門建立了一個培訓群,人員也是越來越多。
同時我這邊也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來穩步推進工作計劃,第一周讓大家進入工作狀態,第二周把公司團隊做了劃分,讓大家開始線上打卡,第三周把疫情期間的KPI做了,讓大家知道這期間應該做什么,本周就是下發具體的任務了。
疫情期間,會議平板最大的需求就是醫院和事業單位,這期間我們也成功做了蘄春衛健委的訂單。送貨的是皓麗這邊找的貨車直達送到,再通過和當地的人員溝通進行安裝。
因為疫情原因,視頻會議可以很好的實現隔離的同時,滿足商務會議的的需要,所以我們也是全天候的跟進,送貨、安裝、培訓等。這樣的時刻我們的工作有著更大的意義。
目前最擔心的還是疫情久久不散,線下業務比較萎靡,所有的項目基本處于停擺狀態。不過因為疫情,相應的市場需求也出現了很大的增長,所以相信在疫情過后,線下也會迎來復蘇的時機。
雖然我們身在湖北武漢,全國疫情最嚴重的地方,但是在全國各方的支持下,我們的生活還在繼續。
另外真的非常感謝所有防疫的工作人員,對我們基本生活的保障,另外一線的醫護工作人員也辛苦了!因為你們的無畏和汗水,武漢正在慢慢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