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皓麗君的朋友圈被兩篇職場文章刷屏了,一篇是咪蒙的《職場不相信眼淚,要哭回家哭》,一篇是臺灣廣告《致25歲一無是處的你》,90后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早出生的90后馬上27歲了,可在很多職場前輩的眼里還是另一類物種。“任性”、“眼高手低”、“沒經驗,還一直跳槽”,90后一進職場就被無情地貼上各種標簽。
我們確實任性,我們就是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我們確實眼高手低,我們讀了這么多年書,是為了有一天能盡展所長,而不是天天給老板拿外賣。我們確實經驗不夠,我們本科讀完都22歲了,研究生讀完都25歲了,剛立足社會幾年的我們還不敢稱自己經驗豐富。我們確實經常跳槽,有時一年換好幾份工作,然而我們一天有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時間在工作,難道不應該挑一個自己喜歡、干得順心的工作來做嗎?
我們就是這樣,隨心而行,不愿將就。
我認識一個98年的女孩,內蒙古人,膚白貌美腿長兩米八,16歲就獨自一人闖蕩深圳,在一家小互聯網公司做前臺,性格開朗,為人和善,處事老練,完全看不出她還是個涉世未深的孩子。年紀雖小,但工作能力強,還特別上進,每天都在學各種雜七雜八的東西,化妝課、形體課、瑜伽課、攝影課排得滿滿的,有時還兼職做模特。如果是我,早就分身乏術了,而她居然還有時間抽空自學了photoshop,做出來的圖連美工都嘆服。今年年初,她突然告訴我,她要辭職了。理由是,在做前臺太無聊了,每天就那么點事,還是做模特有意思,重要的是,她喜歡。當時,周圍好多朋友都勸她,“做模特多辛苦多累啊”,“吃青春的飯,很快就過氣了”,“你現在就是一時興起,熱情過去了你還得回來找工作”。她認真考慮了一個星期,還是毅然決然地去了。如今,她的朋友圈里都是各種美照,還有一些和大牌合作的照片,曾經勸她的人現在對她各種羨慕嫉妒恨啊!
你們也許會說,現在的孩子就愛瞎折騰。然而,人生就像心電圖,不折騰起來活著還有什么意義?
其實,你們年輕的時候,不也和我們一樣?不愿意按照父母的意愿,找個“鐵飯碗”,安安穩穩不愁吃穿地度過一生;不愿意向現實低頭,不愿意向人生妥協,只想用自己的方式探索自己的世界,發掘年輕的無限可能。
誰都有年少輕狂的時候,撕去標簽,每個時代的年輕人都一樣。80后被稱為“迷茫的一代”,如今成長為社會的中流砥柱,90后被稱為“垮掉的一代”,如今并沒有垮掉,面對著殘酷的社會,依然懷揣著生澀的夢想,以獨特的姿態成長。
我們還年輕,還有大把時間去嘗試、去試錯、去經歷、去成長,為什么不去追求更好更有意義的生活?為什么不去用更優質更好用的東西?每次開會都要忍受投影儀模糊,白板擦不干凈等等煩心的小問題,還不如直接換一個皓麗會議平板,4K高清大屏不僅色彩純正自然,畫質清晰無色差,還能觸摸書寫,通過識別不同手勢,能任意放大、縮小、移動、擦除內容。同時支持無線傳屏、遠程會議,還能安裝Windows、Android雙系統,基本上承包了投影儀、白板、電腦等多個會議設備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