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TSI)定義:云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要投入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即按需付費-進入云端共享資源-獲取有效信息。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指的是通過網絡“云”將巨大的數據計算處理程序分解成無數個小程序,然后,通過多部服務器組成的系統進行處理和分析這些小程序得到結果并返回給用戶。云計算早期,簡單地說,就是簡單的分布式計算,解決任務分發,并進行計算結果的合并。因而,云計算又稱為網格計算。通過這項技術,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幾秒種)完成對數以萬計的數據的處理,從而達到強大的網絡服務。

首先對云計算這三個字的理解,云,是網絡、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 “計算”當然不是指一般的數值計算,指的是一臺足夠強大的計算機提供的計算服務(包括各種功能,資源,存儲)。云計算的核心概念就是以互聯網為中心,在網站上提供快速且安全的云計算服務與數據存儲,讓每一個使用互聯網的人都可以使用網絡上的龐大計算資源與數據中心。現階段所說的云服務已經不單單是一種分布式計算,而是分布式計算、效用計算、負載均衡、并行計算、網絡存儲、熱備份冗雜和虛擬化等計算機技術混合演進并躍升的結果。
云計算特點和優勢:
-
虛擬化技術,突破時空界限
-
靈活性高,動態可擴展
-
按需部署
-
可靠性高
隨著云計算的發展,以及將要應用于預測未來人們生活中需要使用配置的終端設備會越來越少,對于企業單位而已,云計算的發展讓遠程辦公成為主流,每一位用戶花更少的時間獲取更豐富更有效的資源,世界互聯溝通成為一體。
在遠程通訊方面,代表著“云計算”溝通時代的億聯云視訊產品自推出以來不斷的研發升級,高清晰、強抗噪、快連接的特點也使得通信溝通順暢無阻、超速同步。

相關閱讀:《公有云與私有云的區別及優勢》